过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99年~2014年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的协调性,可以得到如下的主要结论:Р1.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同向变动效应,这是因为当货币政策扩张时,由于税收制度的传导机构使政府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这会削弱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但是扩张货币供给是同时配合扩张的财政政策,即财政支出增加,可以抵消掉财政收入增加带来的对扩张的货币政策的负面冲击,从而两政策显示出存在较强的协调性。Р2.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的同向变动效应是不对称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强化作用要大于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强化作用,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增加财政支出和增加财政收入对于货币政策的增强效果是一致的;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作用非常小,而且还可能引起财政赤字。Р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存在同向变动效应,表明两者协调配合的同时会损害各自的独立性,互为对方的政策成本,当经济处于滞涨状态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成本还会进一步增加。Р因此我们的建议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领域。目前我国进入改革深水期,在进一步强化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进程中,打破二元经济体制,调节市场经济结构,财政收支可以成为发挥重要作用的工具,通过区别对待不同产业的方式,调整财政政策的支持方向与力度,达到结构优化的目的;而货币政策则可以用来控制经济总量,避免局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慎用财政化的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投入,防止其对财政政策的削弱作用。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统一目标、协调作用、各展所长,更重要的是不断解决固有的传导机制不通畅、体制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在重视与尊重经济规律和微观传导机构的基础上探索两者协调配合的长效运行框架和制度安排。Р:袁卓群杨汇潮秦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