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康拉德作品中的非洲形象的分析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pdf  |  页数:6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第一,立足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康拉德非洲形象小说的种族主义与殖民性。陈莉莎在其硕士论文《<黑暗中心>一一种族主义与反帝国主义双重视野的交织》(2002)中依据赛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以及葛兰西的“一致同意”理论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黑暗的心》中所折射出的种族主义与反帝国主义,认为小说中既充满了人文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情怀,同时又处处流露出康拉德作为优等民族一分子的种族优越感及对非洲民族的漠视和歧视。赵海平在《外国文学评论》的《康拉德< 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2003)中,回顾了以阿切比为代表的认为《黑暗的心》具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的论断和以塞德雷克·瓦兹为代表的截然相反的观点,指出该部小说具有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意识, 并认为对非洲黑人的歧视是康拉德无意中流露出的意识。张广勋的论文《复制非洲神话一一论<黑暗的中心>的殖民主义》(2004)分析了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中非洲人物形象以及殖民者形象,指出由于受欧洲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康拉德在小说中又一次复制了非洲神话,且相信英国的殖民统抬会给殖民抛。带来光明,并据此认为“慷拉德仍然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吕伟民的论文《沉默的他者一一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2005) 从“沉默的他者”形象视角研究了康拉德包括《黑暗的心》在内的诸多“异国形象”,指出这些形象的描写体现出康拉德人道主义道义立场与殖民主义话语的矛盾性。陈志琴在其硕士论文《<黑暗的心>中的种族主义》(2006) 中,认为康拉德受到当时帝国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摆脱种族主义心理, 《黑暗的心》虽然是一部反殖民小说,但同时也是一部充满“种族优越论”思想的小说。汤黎、曲舒文在《殖民主义的消解与帝国主义的传承一一<黑暗的心脏>中黑与白的双重语境》(2008)一文中着重从康拉德独特的个人经历视角分析了《黑暗的心》,指出该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帝国 4 万方数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