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新型磷光OLED主客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分析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pdf  |  页数:12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材料的发光现象,这也限制了对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兴趣[7]。1987年Eastman Kodak的Tang等人采用真空蒸镀的工艺方法制作了双层器件首次使器件的工作电压在10 V以下就能得到高于1000 cd/m2的亮度,并且外量子效率达到1%[8]。Tang的器件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阳极采用透明的无机氧化物(ITO);阴极采用的是低功函数的镁银合金(Mg: Ag=10: 1);采用芳胺材料(1, 1-Bis(4-di-p-tolyaminophenyl)cyclohexane)提高了器件对空穴的传输性;采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电子传输材料。Tang在对材料的处理上采用了升华提纯的办法,有效的保证了材料的纯度,剔除了杂质对器件的潜在影响。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将制备的有机材料薄膜的厚度降低至纳米数量级,这也是器件工作电压得以大幅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有突破性的研究结果被认为是有机电致发光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热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而得到高速发展。1990年由剑桥大学的Burroughes等人在Nature报道了首个高分子(PPV)单层发光二极管器件(PLED)。PPV在一般溶剂中是无法溶解的,Burroughes等人选择了一种可溶的反应前体通过旋涂的方式制备最后经过加热得到了PPV薄膜,器件的外量子效率能达到0.05%。以PPV为发光层的单层器件的报道使得发光器件的范围从小分子扩大到了高分子材料范围,PLED的发现极大的丰富了有机电致发光这门科学。1998年,Princeton大学的Baldo、Forrest等在Nature上报道了第一个基于电致发光磷光OLED器件,理论内量子效率为100%[9]。2001年Forrest课题组就报道了内量子效率接近100%的磷光OLED器件,外量子效率高达19%。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