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pdf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pdf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居民点工矿用地、耕地、园地、水利设施用地、其它土地。牧草地是数量减少最快的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是数量增加最快的用地类型。(3)各类用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性程度存在显著差别。在各类用地中,牧草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最显著,相对动态度介于0.01~85.32;其次为未利用土地,相对动态度介于0.69~2.45;其它农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的区域差异也较大,相对动态度分别为0.31~1.27和0.42~1.30;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相对动态度仅为0.92~1.05;居民点工矿用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也较小,相对动态度为0.92~1.O8。参考文献:E13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Ez3TurnerBL,SkoleD,Sanderson,eta1.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science/researchplanER].IGBPRe—portNo.35andHDPReportNo.7.StockholmandGe—neva。1995.E33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2O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EJ3.地理学报,2000,55(6):698—706.E43刘硕.国际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EJ3.世界林业研究,2002,15(6);38—45.E53赵来,崔淑卿,吕成文.黄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EJ3.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215—217.E63杨述河,闫海利,郭丽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陕北榆林市为例EJ3.地理科学进展,2004,23(6):49—55.E73何丹,刁承泰.重庆江津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驱动力分析EJ3.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24—26.维普资讯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