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淮南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上传者:相惜 |  格式:pdf  |  页数:3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以后,分为阴和阳,阴阳相互生成、相互交错,天地宇宙才能通畅。有生有死,万物才得以形成。人的孔窍肢体与天地自然是相通的。天有九重,人也有九窍。天有四季控制十二个月,人有四肢支配十二经脉。天有十二个月控制三百六十日,人有十二经脉支配三百六十个小经络。人的头部呈圆形,像天,脚呈方形,像地。天有四季、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人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经络。天有风雨寒暑,人也有喜怒哀乐。由于人和天地都是由气生成的,都包含有气的性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天、地、人的正常运转就都强调一个“和”字。“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1]p934和,就是阴阳相调,阴阳相调和了,则日夜就会有序,万物就会遵循正确的规律自然生长壮大。所以并不是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而使万物生长,也不是雨露使草木茂盛,阴阳的和谐才是万物生长的根本。阴阳二气如果不能和,那么天、地、人必受其害。所以人们必须要认识宇宙的本原,把握阴阳的规律,体察四时的变动,遵守六律的要求。和谐,不仅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必须遵守的客观条件。《本经训》中指出只有认识了世界的本原,遵守了阴阳和谐的规律,统治者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他们的德行才会变得伟大,他们才会变得与日月一样光辉,人民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他们的号令。通过对“气”、“和”的论述可以看出,《淮南子》认为天、地、人均由阴阳不同的气构成,阴阳和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2人性论基础——清净恬愉,人性可塑1.2.1 人性的特点:清净恬愉对人本性的认识构成了《淮南子》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基础之一。《淮南子》以先秦道家的自然人性论为本,沿袭了老庄人性论中抱朴归真的思想,对待自然强调柔弱清静、自然无为和返本复初,这样就能保持自然的纯朴状态。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具有双重本性,所以人性既有先天规定性的一面,更有后天创造性的一面。作为自然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