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做深入的学习和研究。(3)案例教学。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和历史典故,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文化巨匠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认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4)答疑讨论。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5)体验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资料片,让学生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6)经典导读。有计划的对儒释道经典著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养成读诵经典的习惯,从中感悟古圣先贤的真实智慧。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本课程为考查课。为了检测教与学的效果,给学生以督促和激励,教学考核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具体表现为: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出勤。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作业、出勤构成过程性评价(共100%)课堂表现:平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及课上项目完成情况,给学生打分(30%)作业:作业完成情况(50%)出勤:有无旷课现象(20%)通过教学考核,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学生形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格素养。..4.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程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实用美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包括(1)图书(包括教材)、报刊、图片等文本资源。(2)录像、录音、影视节目、网络等音像资源。(3)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名胜古迹等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资源。(4)各地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人力资源。(5)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等生活资源等等.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鼓励学生制作传统文化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4.5教学队伍建设建议本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需要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