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中,提高老师的重视程度。2、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组长组织组员制定自己的校本研修发展方案,组织开展本组的教研活动。3、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作用,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集体备课的主题,每个教研组一个学期至少有两次相关的备课活动。4、在四课联动中,至少有两次课后评课要在校本研修工作坊中进行,每位教师在工作坊中进行听课后的评课和感悟。5、注重活动过程中材料的积累,让教师把打磨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汇总积累。五.保障措施1、组建学校管理团队,提升信息化领导力组长:王玉艳副组长:张丽乔、艾红星、姚玉玲、隋克彦组员:于迎霞、刘菲、董俊、朱明贺组织团队成员参加省级培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采取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方式,提升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测评能力。2、制定规划,完善制度结合上级有关文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校本研修主题,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学校的教研、培训、备课、上课等规章制度,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各环节中,以破解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引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到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转变。3、学区先行,示范引领以学区教研活动为契机,以微能力提升为重点,采取学区教研、送培上门、远程直播等方式在学区成员校之间开展示范引领活动,幅射带动成员校共同发展。4、学校做好校本应用考核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以校本应用考核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手段,通过校本研修活动设计,督促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信息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