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木处于空白。大部分家长以为给孩子买几件新衣服、买些好吃的、交付学费就是对孩子的最大关爱,没有意识到述需要与班主任、代课教师沟通,只注意孩子的身体,不注重孩子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4、其他因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未成年人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课程设置与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四、加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一是各级政府要在财政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入。二是要及时将农民工女子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口程,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研和研究,提出和采取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力和义务的措施。三是要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教育和引导,强化农民工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观念,积极创造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条件,以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农村中小学大多没有寄宿条件,使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各地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寄宿基础设置的建设,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牛家庭教育的空白。(三)加大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妇联要联合团委、少工委、教育局等部门积极开展一些利用留守未成年人心理成长的活动,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未成年人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教师应加大对走读留守学生的家访,更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引导和帮助学牛树立积极的态度面对牛活,帮助自身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