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商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1212KB

文档介绍
甲骨文来看,除了记事刻辞外,有一些是书契者留下的习刻,说明刻辞的书契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就是这些训练有素的书契者,他们的书写程式为后世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需要清楚的是,甲骨文只是我们现今能见到的已成熟文字,并不能说是最早的文字,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这一问题在将来会有新的认识。从书写材料来说,甲骨有可能只是当时占卜和记录重大事件时所用的书刻材料,日常生活的书写材料应该是竹简或木牍。甲骨文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龟甲和牛肩胛骨,还有一些其它的兽骨,比起竹木材料,来源要少得多,况且在甲骨上契刻比在竹简或木简上书写也要难度大。因为材质的原因,今天我们已见不到当时书写的竹简或木牍。殷商的文字主要是甲骨文,随着殷商社会的不断进步,伴随青铜文化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器铭文。古代称铜为金,青铜器铭文也称金文,有“款”、“识”之分,“款”指凹下去的阴文,“识”指凸起来的阳文。由于当时乐器以钟为代表,食器以鼎为代表,所以又称“钟鼎文”。然而商周青铜器品类繁多,称“钟鼎文”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应是当时奴隶主阶层在庄重场合应用的文字,而在生活中的文字应该书写于竹木简牍,书写也应该比较随意,由于时代的久远,那些比较随意书写于竹木简牍的文字已无从考证。最早的金文,见于商代中期的青铜器上,铭文均较短,每每只有三两个字,商代晚期逐渐增多。商代金文受甲骨文风格影响比较明显。字形象形意味很浓,代表性的有司母戊鼎上所铸“司母戊”三字。两周青铜器,一开始便有长篇大作的铭文出现,如周宣王时的毛公鼎铭文497字。在两周青铜器上,铭文内容除普通为亲属和自己铸器外,重要的大概可分为:1、祭祀典礼;2、征伐纪功;3、赏赐锡命;4、书约剂;5、训诰群臣;6、称扬先祖。【1】两周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土的铭文最多,文化史上“殷甲骨”“周金文”并称。商周铭文是我们从事史学研究、古文字研究,书法艺术研究等的第一手资料。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