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稍复杂的排列问题》 反思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x  |  页数:2 |  大小:16KB

文档介绍
考的意识。3.通过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的过程,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数学思想方法,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本课时我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1)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节好的课往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在课伊始我通过让学生找密码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2)精设教学活动,引发活动兴趣。在设计本节课时,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三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的排列问题是很感兴趣,能够用三个数字组成两个不重复的两位数,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思考。因此新授课时我选择了探究性学习,采用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进行。(3)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活动效率。学生在进行活动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此时教师就要及时的进行有效的引导,不仅能使活动达到设计目标,同时能够大大的提高活动效率。在学生搭配数字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四人小组摆一摆、写一写,然后生再上台操作。此时学生的操作可能会出现: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摆,但却摆出了所有的搭配方法。或者摆好一组有序其他的就乱了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这样引导:“你看,前面这一组摆得很好,很有顺序,后面的数你能不能按照刚才那种方法重新再摆一摆…”。如果摆得还没有形成规律,教师孩可以这样引导:“你们觉得他这样摆怎样?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摆出另一种有规律的摆法,这时候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一种是先固定十位,再有序摆出个位;或者先固定个位再有序摆出十位,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有序的搭配,不重复,不遗漏就能准确的找出所有的结果。教师要善于有效的引导学生,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在本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师语言还不够简洁,对于中低年段的孩子,教师的评价语以及评价方式一也显得单一了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