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馈能元件所能提供的最大阻尼系数。(2)建立馈能悬架结构模型,并进行结构仿真。优化悬架结构,提高馈能元件的连接机构工作稳定性及啮合精度,达到一定的可靠度和耐久度,确保其在恶劣的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3)对馈能悬架作动器及充电电路进行优化。提高系统能量回收效率,平滑悬架阻尼特性曲线,稳定电动/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减小对充电电容的冲击。(4)建立馈能悬架与混合动力汽车复合电源间的接口。(5)将主动悬架的控制逻辑加入馈能悬架的控制算法中,提高悬架系统性能,同时降低整车燃油消耗量。(6)开展馈能悬架及整车实验。参考文献[1]刘松山.电磁馈能悬架阻尼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2]袁龙.液电馈能式悬架仿真与主动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3]宋涛,张芳芳.浅谈汽车馈能式减振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1,01:35-37.[4]于长淼,王伟华,王庆年.电磁馈能式悬架方案设计与节能分析[J].汽车技术,2010,02:21-25.[5]喻凡,张勇超.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10,01:1-6.[6]于长淼,王伟华,王庆年.馈能悬架阻尼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06:1482-1486.[7]王科星.汽车馈能式悬架技术研究[J].轻型汽车技术,2010,Z4:7-10+39.[8]周乃涛.载重货车悬架馈能制动系统的研究与优化[D].青岛理工大学,2012.[9]王淑慧.汽车馈能式悬架性能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10]宋涛.汽车馈能式减振器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11]黄昆,张勇超,喻凡,顾永辉.电动式主动馈能悬架综合性能的协调性优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02:226-230.[12]张立明.汽车馈能悬架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