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09072自考宋词研究串讲笔记复习资料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9KB

文档介绍
生!Р (3 )宕开,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Р (4 )点醒,与翻出相似处,翻出构成落差或逆转的关系。点醒是因果关系,点出本意,是因果顺势推出,如周邦彦《夜游宫》“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Р (5 )凝聚,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Р 4 、怀古词的审美层次Р (1 )类型化的情绪和感知方式。这种感伤氛围及凭吊之情比较空泛甚至模式化。Р (2 )对这种感知方式的突破。指融进了作者的切实生活感受,具有强烈个人意识,王安石两首金陵怀古词,另一首《南乡子》、《桂枝香》对历史和现实都有直接反思。Р A 、偏重为社会群体意义的史实笔附。(王安石《南乡子》、《桂枝香》)Р B 、偏重于个人境遇变化的现实感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Р (3 )在模式化的感知方式中,寓托一点普泛的凭吊之情,融入审美个体切实的生活感受,从而强化了怀古主题中独立的个体意识,对历史和现实都具备直接的反思检讨的意向,借怀古感世来传达个人关于历史人生价值的评判。Р 5 、咏物词的审美层次Р 以某一具体物象引起感触发为吟咏。从物我关系角度来看,三类:物本位,我本位,物我同一。Р (1 )物本位:以形容尽致为审美目的,偏重于对外物客观性特征的再现,审美意向具有写实性、如画性。(史达祖《双双燕。咏燕》)Р (2 )我本位:以我观物,从词人确定的某种立体意念,心灵状态出发去寻求客观对应物。主体是我,而客体只是主体的奴仆。观照外物的出发点是确定的意念,到自然中去寻求表现客观对应物。Р (王沂孙《眉妩。新月》。亡国悲痛,元军攻破临安后,余脉残存,对复国怀有涉茫的一丝重光。以新月作为客观对应物,新月残缺,微弱,但新月缺而能盈。)Р (3 )物我同一:亦物亦我,身与物化。以心灵的体验与事物神髓相契合相印证,于是发生心物同构感应的现象。(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