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品创新特色浅析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314KB

文档介绍
半部分用竹条构造以满足竞赛的结构尺寸要求。相比于一般的点接触结构,能够采用更少的杆件和结点,并且减小了杆件的长度,大大减轻了模型自重。Р5.2.2 制作工艺Р(1)空心箱型杆件的加工Р采用箱型截面,尺寸为 10 mm×10 mm,厚度为 1 mm,是有两层竹皮粘结而成的箱型截面空心柱。Р(2)结点制作Р考虑到点接触结构与地面接触面积小, 在动加载过程中存在打滑而不稳定从而造成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容易摔倒, 故在模型最底部结点用锉刀加工成凹槽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进行防滑。如图 13 所示。Р5.3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品Р5.3.1 结构构成特点Р如图 14 所示,模型仅两点着地,相对于三点着地模型来说,可以省去动载时等待三点都着地的时间。为了保证结Р?Р图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品模型实物图Р点的牢固,在结点底部设计了一圈短圆柱组,一方面可以抵抗一定的冲击荷载, 减小动加载时对结点和中间支撑的损坏,另一方面可以加大结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选手在静加载时可以比较容易保持 5s 的稳定状态。Р5.3.2 制作工艺Р(1)空心圆杆的加工Р制作方法与 3.1.2(1)相近,在此不做赘述。Р(2)结点制作Р由于圆环截面杆件之间的粘结比箱型截面杆件难度更大, 参赛队员在杆件制作时将杆件端部修剪成相贯线的空间形状以使其完全咬合,具体形式如图 15 所示。Р图 15 结点示意图 2Р图 13 结点示意图 1Р?5.4 小结Р点接触结构相比于面接触和线接触结构, 使用更少的杆件,整体性更好,质量相对更轻,动加载速度相对更快。在本次结构设计竞赛中更胜一筹。Р6 结语Р上述 3 类作品中, 武汉大学代表队的结构杆件和结点最少、结构最简单、质量最轻,但行走难度较大,他们为此进行专门的动加载训练,最终获得冠军。Р其他各代表队的作品的结构、制作工艺也各具特点,为类似结构的选型、加工制作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