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钢第四章-抗震设计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741KB

文档介绍
不同之处见以下几点:РA.工字形截面支撑的滞回性能与翼缘宽厚比b1/t关系密切,其中b1为翼缘外伸部分长度,t为翼缘板件厚度, b1/t=5时,滞回曲线饱满,受压强度高;而b1/t=8-10时,滞回环小,耗能能力差,受压强度低;Р2.当b1/t=8-10时,支撑的滞回曲线在各个方面都很相似,滞回性能相近;Р3.当b1/t较小时,长细比λ变化所引起的支撑滞回性能的变化程度小于b1/t较大时的情况。Р图4.613-图4.629 工字形截面支撑受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Р Р4.4 你了解哪些减震装置、减震构造和减震结构体系?请说明其特点、减震机理、应用实例和应用前景。Р答:Р1、关于钢结构抗震、减震的基本知识Р一般来说,钢结构具有优越的强度和良好的延性等特性,属较理想的弹塑性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相对较好的抗震性能。然而,历次地震表明,与其它结构类型相比钢结构的震害虽然相对较轻,但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和实际工程在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钢结构仍出现了结构倒塌、构件整体或局部失稳、支撑与节点破坏、基础连接破坏、构件破坏等震害情况。Р因此,需要采取结构控制技术以形成积极的抗震方法。结构控制技术是通过在结构上安装耗能减震装置减轻或抑制结构由于外荷载作用引起的反应。分为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Р①主动控制。主动控制是根据结构的地震反应,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的执行机,主动给结构施加控制力,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Р②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通过采用一定的措施或附加子结构,吸收或消耗地震传递给主结构的能量,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其不需要外部能量提供给控制力,控制过程不依赖与结构反应和外界干扰信息,构造简单、造价低、易于维护等诸多优点,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技术也相对较成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被动控制技术可分为基础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能减震技术。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