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第八章: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8.2隔震的原理与方法8.3减震的原理与方法8.4结构主动控制初步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产生传递引起震源地震波建筑物所在场地结构的地震反应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地震位移反应地震剪力小大小大地震内力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位移过大,实践上的困难延性结构体系刚性结构体系反应接近地面地震运动一般不发生结构强度破坏导致材料的浪费柔性结构体系减少结构物的刚性避免结构与地面运动发生类共振减轻地震力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延性结构体系”基本要求实现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是工程师所追求的抗震基本目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结构构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通过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坏而不倒”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当地基本烈度地震建筑物可能进入非弹性破坏状态装修与内部设备破坏延性结构体系的结构被动抵御地震作用作用导致巨大经济损失某些生命线工程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延性结构体系的应用也有了一定的局限性隔震、减震、制振技术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隔震:地震动结构隔离装置隔开减小结构振动主要方法基底隔震悬挂隔震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香港汇丰银行(悬挂隔震)南加州大学医院(隔震结构)8.1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减震:地震结构减轻结构振动耗能装置或附加子结构耗能主要方法耗能减震冲击减震吸振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