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能学习的人,迟早会被淘汰。其次,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和要求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挖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天赋,都有自己的潜能,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尽管受体制和条件的限制,我们的老师还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空间,搭建一个舞台,培养她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坚持、锲而不舍。这项工作非常艰苦,但非常非常重要。再次,要求学生具备团结协作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合作是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这个论断是非常科学、非常有远见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团队精神与合作共事能力。毕竟单个人的智力、精力是有限的,没有哪个人是全知全能的,合作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个人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合作共事能力,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要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和特点,采取有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方式,选择合理合适的内容。教育学生既遵纪守法和珍爱生命,还要加强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教育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孩子人格雏形的塑造和情感教育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把学生塑造成有个性、有特长,上台就能讲、开口就能唱、抬手就能弹。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让孩子经过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培养、培训,提高其适应社会、适应竞争、适应个性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在兴趣培养、特长培养、个性发展上,要有策略、有方法,要注意处理好打基础和长知识的关系,特长培养不但不能做成学生的负担,相反要本着有利于增长学生的智慧与能力的原则量力而行。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校内外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