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方法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19KB

文档介绍
时课堂作业的比重占30%,即30分。而在这30分中,有基础分(每个学生的基础分都一样)和作业质量分(根据学生这一学期作业中得到的A、B、C的情况而定)。其中基础分计算公式:基础分=30-本学期的作业次数,以某年级一学期15次作业为例,基础分=30-15=15分。作业质量分则是:得1个A加1分。若一位学生最后的作业成绩为(以15次作业计算):作业次数123456789101112131415成绩BABBCABABAABABC 在这一学期中,他共获6个A,7个B,2个C,通过换算,最后获得6+7/2-2*1=7个A,1个B,那么他最后的作业质量分就是7分。这位学生最后所得的平时课堂作业成绩为:15+7=22分。笔者借鉴此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发现使用A、B、C制评价体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压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业能得到更多的A,使期末总评成绩中的平时课堂作业分更高,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明显上涨,在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上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这种评价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能在“量”上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评价结果,这样使学生对于每一次作业的评价结果没能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不知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个档次,只有一个大致的定位。用指标和等级评价方法和A、B、C制评价标准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其益处和弊端,我们要取其益而避其弊。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总而言之,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应用与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发现新方法去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本文仅是笔者个人的一些尝试,有待于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共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