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医资料湿热蕴结发热证治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69KB

文档介绍
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由于部份数据清晰度不高,文字扫描时系统难以识别,或生僻字字库里面没有,特把数据原文图片附在后面。湿热蕴结发热证治中山医科大学一院中医科聂熹尧  笔者在本院会诊110例发热六天以上患者,经西医治疗无效,而用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风热、湿热蕴结、暑热、暑风、血瘀、热入营血等九型,以湿热蕴结型最多,占43例。用中医治疗湿热蕴结型,疗效达93%,现介绍病例如下: 陈×,女性,30岁。住院号302956,于1983年5月30日入院。患者腹部不适伴低热1年多,经多方检查未能确诊,拟低热待查请中医会诊。6月28日初诊,体温37.5~37.8℃,下午较高,头重,胸闷,疲倦,腰坠痛,大便稀、量少,尿黄,口干苦,胃纳欠佳,苔黄厚腻,脉濡。证属湿热蕴结,治以化湿清热。处方:茵陈20克,青蒿20克,川朴12克,枳壳15克,黄柏12克,郁金15克,腹皮15克,槟榔15克,云苓20克,牛膝15克。三剂煎服。服药一剂后,第二天热退,余症减轻,但胃纳未复,湿热虽减,脾未健运,治以健脾,佐以清热化湿。处方:太子参20克,云苓20克,淮山药20克,鸡内金12克,扁豆30克,枳壳12克,槟榔15克,麦芽30克,茵陈20克,黄柏12克,三剂煎服。五天已无发热,诸证减轻,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三剂调理。体会:湿热蕴结发热,是由于湿邪内困中焦,致使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湿浊,久则郁而化热,故其主候为:午后发热明显,身热不扬,头重头痛如裹,胸痞或脘腹胀痛,口淡或口干不多饮,大便溏,苔腻,脉濡等症。治以健脾为主,并选用清热化湿药,因健脾则湿自退,湿退则热易除,如果湿热蕴结或湿邪未清,投以滋阴清热药,必致困湿留邪,延误病情,不可不慎。清热化湿药,临床选用茵陈配青蒿效果较好,因二药同用,有清暑去湿不伤阴,苦寒清热不伤脾的优点。(本文发表在1986年2期第24页上)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