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儿科实习临床带教方法探讨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1KB

文档介绍
4讨论4.1高校扩招后学生素质普遍下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很多医学生由于茫然而随波逐流,实习盲目而被动[1]。为此,我们把对医学生的要求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入科实习前培训,制定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应掌握的内容,详细列出实习工作要求,使医学生心中有数。而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有助于医患沟通能力、临床能力及临床思维的培养,能促使医学生了解更多病种,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且改良的实习方法打破了以往集中实习的模式,患儿及其家属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医学生在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病史采集不全,由于患儿不合作不能很好地完成体格检查等[2-3]。经过主管医师和带教教师的具体指导,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技能逐渐提高。4・2模拟医学有助于提高操作技能。由于模拟人及操作模块采用了与人体近似的材料,与在患者身上操作很相似,所以学生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通过反复练习手法越来越熟练,无菌意识也逐步增强。模拟医学的应用,使医学生较早接触临床,增加了动手机会。我们鼓励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儿科内容,全组人员共同努力,查阅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最后发现,医学生对专题疾病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远不是几堂理论课所能比拟的,而且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他们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EBM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医学生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科学治病的理念。4・3调查结果显示,客观评价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与问卷设计及“人情打分”有关,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因而测评结果较模糊,需要改进;在主观评价结果中,实验组医学生的高分值区间选择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尤其在EBM教育等方面。【参考文献】⑴许莉•关于儿科临床实习带教问题的探讨卩]•中国医药指2011(09)177-178.[2]韦桂姬•规范带教程序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效果卩]・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5)101-102.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