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改变他们的心态。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同时还得欣赏自我形象,把自己最满意的照片选出来悬挂并常常欣赏或常对着镜子微笑等方法可以增强信心,使自己更看重自己。⑵语言暗示法或自我激励法。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如“没关系,我行!”、“感觉还不错!”等。⑶预演胜利法。每当自卑者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就要求他们先在头脑中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助他们战胜恐惧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2)表现自己。自卑者每表现一次自己,就会为自己增添一次成功的机会;每成功一次,就会对自卑感产生一次猛烈的冲击。其方法有三:⑴发挥长处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避己之短,扬己之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⑵逆向比较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要认识自己就得拿别人来做比较。我们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较,即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但对于“羡人之长,羞己之短”的学生来说,选择别人的短处或过去的自我作为比较的对象,对于消除自卑心理,达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⑶降低追求法。一位哲人说过:“追求越高,才能的发挥就越充分。”这要求在自信是基础上,建立或设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或期望值,即指个体将某件事做到某种程度的心理需求。“抱负水平”不宜定得太高或太低。定得太高即超过自身能力水平,达不成则易产生“失败感”——俗称“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定得太低则没奋斗激情,易产生惰性。所以要调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距离,使心理达到平衡。目标制定等要求可行性、指向性与层次性,达到“高而可攀,望而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