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9KB

文档介绍
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胡本傲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对于无耐的现实,他以一种逃避的姿态来面对使之迷失的超我,想着要捍卫儿童世界最后的童真与纯洁,保护以妹妹菲比为代表的纯真的儿童们避免沾染现实社会中的丑恶。最终,霍尔顿在妹妹执意要陪自己去西部的现实中妥协,不切实际的幻想被打破,霍尔顿患上了“神经官能症”。可见,在霍尔顿身上正是现实社会的黑暗引发的价值观的扭曲导致其超我的迷失。四、结论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的守望者》被誉为现代经典,小说中的主人公霍顿·考尔菲德也成为文学史中的一个典型人物。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来探究霍尔顿的人格结构,对比霍尔顿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精神世界。分析认为,引起霍尔顿困惑迷茫的原因首先在于霍尔顿面对被压抑的本我的强大力量使其无法进行自我的协调。霍尔顿母爱的缺失促使其寻求爱情的滋润,但女友的庸俗使其感到厌恶。而尽管妹妹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但不足以释放本我情欲的强大力量。其次,霍尔顿寂寞无助的原因还来自于在黑暗现实中由于价值观的扭曲造成的超我的迷失。霍尔顿竭力在成人世界中寻求身份与地位,模仿庸俗的社会人士抽烟、喝酒,甚至曾经糊里糊涂的想要嫖娼。但其内心的超我世界是纯真善良的,表现在他主动给修女捐钱,也表现在帮陌生小女孩系鞋带以及给参观陈列馆的孩子当导游,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帮助以以妹妹菲比为代表的纯真的儿童们不受外界肮脏社会的玷污。但是,最终超我的美好愿望被现实打破,在超我与自我的挣扎斗争后是霍尔顿精神的崩溃。综上,通过再次运用这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麦田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这一形象,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品读出人类人格结构中的矛盾与压抑。透过霍尔顿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对其人格结构的探究与分析,使我们对人格结构与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格式参考:外国文学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