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小说《西游记》的底本上和今天的中国和人类文化背景下进行了一种创造性的写作(转换) ,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道路。要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一个作品或作家的创作实践,必须先将其放到它产生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具体历史条件来进行分析。中国自汉代以来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儒家从初期倡导以理节欲、以理制欲发展到后来的存天理灭人欲。明代前期,统治阶级为加强礼乐文化建设,提倡程朱理学,禁锢人的思想,压抑人的本性,思想文化界呈现了一派沉闷压抑的气氛。到了明中后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界也空前活跃起来,心学与禅宗相结合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变革,传统价值观念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有力挑战,导致了明中后期出现了以情反理的思潮,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 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创造了一种气氛。在文学领域,公安派举起“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旗帜;汤显祖“以情反理”,甚至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 1。冯梦龙倡导通俗文学作品“借男女这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2。金圣叹指出: “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 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3 个性、自我、人情,成了人们关注的主题,呼唤着一个以个性解放为标志的近代社会的到来。《西游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作者领略到新的时代气息, 以特有的敏感和胆略, 借孙悟空之口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价值要求。《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而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在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甚至发出了心灵的呐喊: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希望凭借个人的能力去自由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正是明代个性思潮涌动、人生价值观念转向的生 1 《汤显祖诗文集·寄达观》 2 冯梦龙: 《叙山歌》 3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圣叹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