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资质认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鉴定标准和程序,提高农产品质量监测水平,强化农资市场管理,防止出现坑农害农现象。要搞好科学试验和综合示范,在部分行业和品种上集中体现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农技推广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要加大考核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在政策、土地和资金上扶持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有先进技术的农技应用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争创农产品名牌,不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配齐相关设施设备,提高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待遇,做到办公有场所、工作有干劲、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切实增强基层农技服务能力。要在县级财政预算中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和项目经费,并根据农技推广开展和绩效情况逐步增加,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实行项目管理,追踪问效,严格资金的管理使用。要创新技术入股、土地入股等投资形式,吸引社会性投资,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农户推广应用新农技,带动全县农业生产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水平。要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人员流动制度和工作考评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定期评比验收,增强农技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龙头作用。要根据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需要,增加培训资金,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补充吸收专业农技人员,改善农技推广队伍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积极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和壮大农技推广协会等合作组织,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大力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通过示范、培训和服务,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