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说的“主题鲜明”。虽缺乏实践,但我这几年也学习过不少主题、心理课,但凡是令人印象深刻、效果明显的成功课,无一不是主题鲜明,内容简练。简练却并不简单。所以,有的老师虽用心良苦,常见的问题都想提及,但那些看似周到的小板块却并不讨巧。Р 团体辅导的形式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兼顾各种理解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充分讨论,畅所欲言就是必然,但讨论过后的发言是否有代表性就取决于我们老师了,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学生,谁只是简单的重复,谁的思维更有深度,谁能说出你想说的话。Р 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但解决的途径由何而来却有讲究,是讨论出来的,还是活动感受的总结。在心理辅导的角度讲,还是后者更能达到心理辅导的目的。一班的《敢问,成功路在脚下》的遇问题要问,就是学生活动感受而来。当然这出自刘老师巧妙的设计。看似一个简单的解读密码游戏,但所有人的问题答案都在别人那里,学生就不得不问,完成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问的过程。问题解决了,答案正是主题所在,这种设计不得不令人折服。而五班张老师在问题解决之后马上应用,用刚刚得出的方法整理书包,在老师说出任一本书后,是否能马上拿出。让结论更有说服性。同样是书包整理之后,十班齐老师上升一个层次,Р“你的大脑该如何整理”,这个引申有必要,有新意。Р 我们的学生永远是神奇的宝藏,他们各自都有你意想不到的本领,给他们舞台就是你爱的本能。他们的出色表现给班会增添了不少色彩,但作为心理辅导的主导他们似乎还不能胜任,因为他们本身就在辅导对象其中啊。所以,主题班会交给他们或许会更理想。Р 这次我们年级集中提出的是善问、惜时、物以类聚三个习惯的养成。老师们在课上都有着成熟的思路,也各有着不同的效果。但对于这些习惯的养成,我们的这次课只是我们共同目标的起点,所谓评比,只是我们今后共同探讨的一个引子。Р 以上是我对初一年级心理辅导课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