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忻州市民政局关于社会组织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组织活动空间。进一步细化分类整改措施,既要坚决打击严重违法的社会组织,又要善于引导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慈善、行业自律等有益活动的热情,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组织团结群众、服务国家的积极作用。创新执法手段, 加强能力建设,推进“互联网+”规范化建设,以科技手段支撑综合监管和联合惩戒。广泛动员互联网领或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整治工作,发挥大数据的收集、整合功能,提升预警、研判、执法的效能,加大培训力度,推广经验做法,解决突出问题,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努力提升基层执法水平,务求工作实效。推动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在社会组织普遍建立党组织、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充分、社会组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组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按章程自主开展活动。加强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强化社会组织行业自律,推动社会组织成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负责的独立法人体。发挥社会组织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组织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各行业、各领域、各方面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八、形成社会组织风险防范化解合力全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要从“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高度,提高政治站位,从抵御“颜色革命”,维护政权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形成社会组织风险防范化解合力。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排查本地登记社会组织的风险,分类制定风险防范化解预案。加强对社会组织高风险领域的管理,重点加强对政治法律、意识形态、涉企收费、评比达标、涉外活动的监管。继续坚决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为合法社会组织营造良好的环境。要通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防范化解风险的系列举措,切实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为抵御敌对势力借助社会组织渗透破坏、维护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