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病人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帮助病人顺利配合手术。3.术后护理(1)术后嘱患者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1~3天,术侧肢体制动24h,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术后第1次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2)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电监护24h,监测起搏和感知功能,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及病人自觉症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或起搏器起搏感知障碍,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3)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6h,且每间隔2h解除压迫5min。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术后7天拆线,观察伤口及起搏器囊袋有无出血或血肿,局部有无疼痛等;监测体温变化,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注意保持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减少摩擦,避免撞击。三、健康教育1.告诉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2.告知患者避开强磁场和高电压(如核磁、激光、理疗等),嘱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应立即离开此物或不再用该种电器。3.教会患者每天自测脉搏2次,出现脉率比设置频率低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及时就医,不要随意抚弄起搏器植入部位。4.避免剧烈运动,装有起搏器侧的上肢避免用力过度或大幅度的动作(如打网球、负重),洗澡时勿用力揉搓起搏器植入处皮肤,以免影响起搏功能或使用电极脱落。5.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有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安置日期、品牌等),外出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6.定期随访,出院后半年内每1~3月随访1次,情况稳定后每半年随访1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时,应缩短随诊时间,在电池耗尽前更换起搏器。三、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调整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持情绪乐观,戒烟、酒。2.指导患者适当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3.术后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口服波立维、阿司匹林等抗凝药,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