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办学之路。①广泛开展联合办学,聚合工矿企业资源为我所用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主动出击,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努力把社会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深化质量工程意识和能力培养方法探索,工程化在载体,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全系教师高度重视,主动出击,走访企业,请企业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座谈等系列活动,先后聘任29位客座教授等兼职教师,聘请9位为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双指导”学生人数达到17人,聘请12位企业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实训,邀请5位客座教授或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举办“我与企业家面对面”系列讲座,深受广大师生欢迎。②积极提供科技服务,在服务中寻求支持和发展紧密围绕蚌埠及周边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发展趋势,切实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在服务中寻求支持和发展,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能力提升是关键,口碑提升是基础。近年来我系教师分别主持产学研项目20项,主持蚌埠市科技局科研项目3项,主持滁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1项,主持凤阳县科技局科研项目3项;与企业联合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7项公开,1项授权),共同参与研究开发,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1项,并获得蚌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横项科研资金70多万元。③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互动,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与师资建设产学研结合使我们对蚌埠及周边地区对化学、化工、材料、环保等实际需求特别是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为我们有的放矢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产学研结合中加强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广泛发动师生到企事业单位搞科技服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建立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进而促进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的开辟,为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训练提供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