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区分能力层级:高考语文探究题的命制建议 缘于PISA阅读题和文言读本讨论题的启示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31KB

文档介绍
、耐咀嚼;第二,所设计的探究题必须借助一些专门知识,才能作出合理的评判。基于选文五《兖公答参军》此文说的是刺史陆兖公的家僮在遇到参军时不下马晋见,参军生气,用鞭子打得他背上流血。参军觉得打了上司的家奴,得罪了上司,于是白请免职。这是故事的前半截,精彩的在后头——陆兖公对前来请罪的参军说:“奴才见了官人不下马,打也得,不打也得。官人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陆兖公回答的话究竟是何意?若是你遇见这件事,你将如何回答?”这一问可被视作PISA对“反思和评价”能力界定的6级要求——“能识别较微妙的信息,同时能够利用超出文本的深刻理解,用批判性的观点来看问题”。陆兖公是个“洒脱”的人,他不想追究是非,他做人处事的原则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亦不可太认真。于是,有了这一番难测的话语。这句话可视作PISA能力层级中所说的“较微妙的信息”。答题者必须借助自己的人生经验,可能还需要一些“情商”,才能揣测陆兖公的真实意图,进而利用超出文本的深刻理解,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文本中的人物。陆兖公对参军毒打自己下属肯定不满,但下属也有责任,他遂不多追究;参军白请免职是想主动认罪以求得他的原谅,结果,他没有明确原谅参军,去留随参军白便。这是处理棘手事件的一种策略,是官场上的老到精明,但这后面也存着一份宽厚原宥——得饶人处且饶人,又绝不做滥好人。让答题者设想自己置身这样的情境中处理这个问题,可能难度太大了。我们能想象出他们的答案——家僮有错,应该处罚;参军错误更大,也应根据相关法理进行处置。但这个答案放在这里意义不大。李肇撰《国史补》收入这个故事,目的是凸显陆兖公的老辣与圆滑。如果不要求学生“你将如何回答”,而直接评判陆兖公的做法可能更好一些。“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这种思维模式对今天的试题没问方式影响至巨。历览多年来各省、市的高考语文探究题,基本都是这一思路。从这一点看,本题的设问方式就不如选文四的第二题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