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刘哲(论鲁迅笔下的阿Q 形象)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37KB

文档介绍
Q相”时深感哀切和痛心。三、阿Q形象——揭示旧社会严重的国民痼疾。1、研究阿Q形象可以看到我们整个民族狭隘的思想观念。我们的整个民族长期以来生活在封建主义的制度底下,已经凝固成以小农式自给自足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的等级特权统治的金字塔,这种建立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封建主义制度,必然会产生许多狭隘性、盲目性和奴性主义的思想,正是它长期积淀和形成了整个民族带有共同性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所造成,它并不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级,而是属于由各个阶级所构成的整个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前表现得更为畸形和淋漓尽致。许多人在受尽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欺凌和蹂躏之后,一方面默默忍受着这样的奇耻大辱,甚至磕头跪拜.匍匐不起,另一方面却又夸耀自己是文明古国和神圣天朝,贬抑那些取得胜利的侵略者是蛮夷,事实上的惨败却伴之以精神上的胜利,鲁迅终于成功地塑造出阿Q的典型性格,通过审美的途径发表了对于我们民族潜在心理意识中一种重要缺陷的见解,达到了哲理概括的高度。2、鲁迅塑造阿Q形象反映他“改革国民性”的立场。阿Q性格中的“精神上的胜利法”,确实是古老中国直至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一种蔓延不绝的心理病症,是由那种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封建主义制度中必然会发生的精神现象,不管在哪一个阶级的成员中,几乎许多人都具有这样的派生物,都有这么一点儿阿Q精神,来缓解自己失败和屈辱后过分的痛楚,由于这样的客观实际情况,鲁迅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后期思想阶段,也依旧认为撰写《阿Q正传》的目的是“暴露国民的弱点”,可见阿Q典型性格的创造,与鲁迅当时“改革国民性”的立场确实是完全一致的,他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确实是达到了极大的效果。这种在思想认识上的科学抽象和在创作途径中的现实主义线索,是完全可以用马克思主义解释的,它本身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我们有时自己反省,常常疑惑自己身中也免不了带着一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