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学生是不是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呢?不是的。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1)上面我们是就学生整体而言的,但这并不否定个别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这里就不举例了。(2)这里更多地是在相对的意义上就学生思维品质的反映而言的。例如,在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假如一个学生是教师讲什么,他就被动地听什么,记什么,或者在解决问题时只会运用一般的、通常的方法来分析思考,我们认为这个学生的思维就是再现性的;假如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自觉地、独立地去思考,去探求,去发现,他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和所得的答案或结论虽未能超越前人和成人,但相对于一般学生的思路和结果来说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学生的思维是创造性的。在中学阶段,我们所说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创造性思维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具备了这样创造性的品质,那么长大后就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课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其对学习的重要影响;2.态度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关注,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问题;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能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教学方式:1.讨论与讲述;2.团体活动第六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如学习中的注意力倾向、记忆的习惯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势、作业和复习的行为习惯等。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符合学习心理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不好的学习习惯则偏离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会妨碍学习的效果。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各种学习习惯对学习的不同影响作用,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