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学叙事:一堂习作课的启示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2KB

文档介绍
明白事物之间既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的事理。在结束课文学习之后,老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水田里正大面积遭受虫害,为了保护秧苗,该如何消灭害虫?请同学们想出好办法。”学生1:“我有办法,发动大家去捉害虫!”学生2:“害虫太多,需要打农药!”老师:“打农药?不够环保。同学们再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学生3:“购买一批青蛙!青蛙可以吃害虫,保护秧苗。”老师:“你的办法太好了!用青蛙消灭害虫,既环保又能保护秧苗!你真聪明!”学生用“购买青蛙”的办法来解决“大面积秧苗遭受虫害”的问题,恐怕是不切实际的。也许这个办法是教师备课时预设的,也许是课堂上学生新生成的,但无论如何,对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创意的肯定是正确的,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肯定却值得商榷。在对以上教学片段的反思时,我反复追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是弃之不顾、置之不理(如片段一);是不找原因、不加分析(如片段二);是敷衍搪塞、应付了事(如片段三);还是是非不分、一味肯定(如片段四)?显然,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永远都是鲜活而生动的,因为课堂教学中会生成新的问题、会遇到偶发事件。教师必须高度关注、慎重对待、有效解决。它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思想、教育技能、知识底蕴的考验,也是对教师课前预设的深度和广度、课堂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生成新问题是件大好事,可以肯定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教师要倍加呵护!我们决不能被教材和课前预设的教案所控制,只顾教学进度而对新生成的问题置之不理,更不能敷衍搪塞!只要我们适时适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迅速判断学生产生问题的本质和根源,适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启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新问题”就一定能够成为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本文荣获陕西省2008年教育教学成果教育叙事类三等奖)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