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师德与幸福感的关系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32KB

文档介绍
质,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区别于其他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那么,可能有人要说,只有付出爱,却没有收获,教师活在世上不是太苦了?现在社会,讲究的是有劳有得,哪有什么全部的付出,哪有这样的崇高?其实,这些人又错了。因为,老师在爱学生的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爱;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与佩服。人活在世上,都在追求不同种的满足与幸福,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英国哲学家休谟的话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所以,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民的幸福。教师在努力工作的时候,就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是最大的幸福。幸福需要物质作保证,但不是物质发达了,人就会幸福。单有物质上的满足并不代表幸福,唯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GQVjN9iB'B=fF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生存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即生物原始生理生存需求)、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好奇心)、对美的需要七个层次。不言自明,是说人不仅要满足物质的需求,更要满足安全,归属与爱的需求,从而达到活着的最高境界:能美好地,幸福地生活着。有诗人说过:生当如春花之灿烂,死当如秋叶之静美。老师,也只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才能实现自我;作为当今的老师,只有拥有双慧眼,不被世俗的尘埃蒙蔽,才能在全国人民向钱冲之时,做到淡泊名利,清静有为。从而最后才能实现自我。总之,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是对自身的价值观的清醒认识,对教师职业特点的正确把握,对教师工作的努力才能感受到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