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Р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智育Р•P18Р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Р•P20Р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Р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等)和教师的“教”(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Р•P22Р我认为体现民主、平等、公平原则的智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成功感。Р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感从何而来?从教师的“因材施教”而来。Р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Р“因材施教”对学习上的“后进生”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Р•P23Р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总是有机地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Р•P23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还应“加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负担”。Р在“大一统”的教育体制下,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无疑扼杀了不少学生生命的冲动、创造的激情和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变成千人一面的“雷同体”,成为没有个性的“克隆儿”。Р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Р•P27Р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最后要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