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历史教学之巧读后感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4KB

文档介绍
过多地扮演着“学生行为惩戒者”的角色,在学生表现出“越轨”、“异端”倾向或暴露出缺点时,常常得到的是斥责、讥讽、赶出教室甚至是体罚,那就会给学生心理上蒙上一层可怕的阴影,学习也就无兴趣可言了。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运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情感以及语言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各种教育影响,努力创设积极、让人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形成师生合作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品德不良或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并付出加倍的爱心,以唤醒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改善学习状况。当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了兴趣,那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无穷无尽地发挥出来了。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会质疑、释疑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学生思维的活跃,离不开问题,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尤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保护和发扬学生勇于发问的积极性,为他们的丰富想象插上翅膀,为他们的积极思维创造空间,并不断地加以引导,学生的质疑水平就会稳步提高。因此,在课堂上预设问题或抽问就成为组织教学诸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现在,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争论很多,很多问题不是历史事实是否清楚的问题,而是如何解读历史的问题,解读历史不仅需要尊重历史实际,更需要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如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是“福音”还是灾难?是文明还是野蛮?如果没有积极的设问、严肃的思考和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答案。至于释疑水平,因有学生积极思维做基础,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精神,是同他们勇于提出问题的精神并存的,质疑和释疑可以相互促进,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学生思维才会被充分激活。教师形成以启发为主的民主、宽松、灵活的教学风格时,学生也会倍加自信、自尊,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