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听觉-听觉器官结构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32 |  大小:5047KB

文档介绍
含气小腔隙,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但互相连通,腔内也覆盖着粘膜,且与乳突窦和鼓室的粘膜相连续。故中耳炎症可经乳突窦侵犯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炎。   多数人的乳突气房发育较好,有很多的含气小房,可称之为气化型乳突,但少数人乳突气化不良(板障型乳突),甚至基本上没有气化(硬化型乳突)。  结构精密的耳咽鼓管   咽鼓管(auditorytube)是从鼓室通向鼻腔后方的鼻咽的一条管道,长3.5~4.0cm。咽鼓管靠鼓室端的1/3由硬骨组成,靠鼻咽部的2/3由软骨构成。管的两端膨大,中间窄小,叫咽鼓管峡。咽鼓管向后外方向开口于鼓室前壁处叫做咽鼓管鼓口,在鼻咽的开口是咽鼓管咽口。鼓口始终保持畅通无阻,而咽口像是一个单向阀门,平时它是关闭着的,只允许中耳内的液体或空气逸出,而不允许鼻咽的分泌物和细菌进入鼓室。只有当张嘴、唱歌、咀嚼、打呵欠,特别是做吞咽动作时,由于咽肌的收缩,咽鼓管咽口才会瞬间开放,这时外界空气即可进入鼓室,这样鼓室内、外压力就达到平衡。咽鼓管闭塞将会影响中耳的正常功能。 紫红色结构示咽鼓管软骨结构精密的耳内耳迷路   内耳是一些埋藏在颞骨岩部里的复杂而弯曲的管道和膜性囊,因为它构造复杂,管道盘旋,形同迷宫,人们常常称之为迷路。内耳迷路外壳质地坚硬,叫做骨迷路。骨迷路中包藏着和它形状大致相似的膜迷路。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的间隙内流动着外淋巴液。膜迷路里含有内淋巴液,它不和外界直接交通,因此膜迷路是一个盲管系统。而外淋巴液通入脑的蛛网膜下腔,与脑脊液是沟通的。因此,膜迷路是悬浮在骨迷路的外淋巴液中。   坚硬的骨迷路外壳和其中的外淋巴液构成了娇嫩的膜迷路可靠的保护层,这样,膜迷路就不会因为头部的剧烈活动而被震坏。膜迷路是内耳的“心脏”,内耳中复杂的听觉和平衡觉感受器就位于膜迷路之中。一般把内耳迷路分为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半规管和前庭与人的平衡觉相关,耳蜗则直接和听觉有关。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