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HNC理论的语言学基础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51KB

文档介绍
的“流动”与“使节”都属于t延伸结构衍生的概念。关于语言概念空间符号体系的论述已超过了预定字数,目的是希望向读者清晰传达一个基本信息,那就是体现前述4项构造原则的数字式符号体系是可以实现的,HNC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尔雅”原则十分简明,关联原则比较明朗,延伸原则则十分烦琐,只能向读者描述基本思路,由于许多符号细节没有交代,很可能文字冗长而辞不达意并事与愿违。语境原则只得略而不述。HNC概念基元符号体系的主要目的虽然是面向交互理解,但由于它直接触及语言的本体,着眼于语言概念空间的总体性描述,其研究结果必然有益于语言现象和语言法则的考察。这个问题在文献[4][6]里都有所阐述。3HNC语言学基础之二:主谓宾说主语、谓语、宾语的概念是句法学的基础,在语言学中的核心地位已持续了2千多年之久。20世纪基于主谓宾说而发展起来的各种语法理论达数十种之多,一些著名的理论在计算语言学中得到直接或间接应用,成为句法分析技术的理论依托[1]。这些理论的共性是谓语中心假设,由谓语决定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从语句的形式结构来看最简单的语句是‘主语+谓语’,常见形式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有些语句显然有两个宾语,于是有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的双宾语说,这时的语句形式是‘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附属于主语和宾语的有定语或定语从句,附属于谓语的有补语或补语从句,附属于谓语或语句整体的有状语或状语从句。对语句结构的这一描述方式确实呈现出形式的完美性。再配合谓语中心论的语义角色描述,就形成了所谓句法-语义分析的必由之路。这一必由之路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论法则。但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法则不一定适合于计算机这一交互对象理解处理的运作过程。对计算机来说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困难,由表及里的方式反而难度更大,为什么不考虑直接及里、由里察表的反向思考方式?这正是HNC理论反思主谓宾说的起点。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