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一个善良的人。”观点3: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树立角色互换意识,因为这是理解的关键。角色互换即尽量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他们的角色意识出发,进行比较客观的审视,看看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学生的所作所为是否有道理,想想你若处于他们的角色位置,是不是也会有相近的想法、做法,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判断来“框套”学生。这种教育,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使他们从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美好情感的人和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事例4: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他小时候考试却常常不及格,被老师骂作“不折不扣的糊涂虫”。马克思在中学时代以极端调皮而闻名学校,爱讲离奇古怪的故事,说出别人想不出的花样,老师和校长曾把马克思列为中等的、希望不大的一类学生之中。英国数学家巴伯基和文学家马阿特两人是同班同学,都是考分不高的学生.有一次被老师当众奚落:“看!这两个没出息的人。”可后来,恰恰是他们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观点4: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如果我们用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来理解学生,就看不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就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决不能把学生简单地理解为一成不变。善于理解学生是一种教育境界。善于理解学生还是教师自身的一种涵养,表现了教师个人的精神价值。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让我们努力为学生点燃自信的明灯。这盏灯,将照亮孩子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