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程”与“实施课程”的相一致有效途径。使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模式等问题上相互适应,更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在国家中学地理课程的引领下,结合扬州地方特色,强调学校特点,从领悟层次的课程向教学层次转化,制定校本化的地理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体现地理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二次开发”的实施。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三结合的课程实施就是由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经验,是情境化的、人格化的,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程知识的创造者。也就是说,通过地理课程的二次开发所实现的课程创生性实施,教师和学生将以地理课程内容为资源,实现思维、感情、价值观的变革。创意二:构建教学模型,强化地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地理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可以有若干分类方法。学生学习同一核心内容可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因而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方式?地理课程教和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宜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区域地理知识宜从整体性和差异性两个方向去分析,概念建构常采取概括、抽象、归纳、演绎等方法,自然地理知识需通过画图、实验等方法。如何建立高效的地理学科核心内容的教和学的模型,使具体变抽象、个别到一般,抑或由抽象变具体、一般到个别,其核心要素都指向地理学科的“实验”特征和“思维”特征。在地理核心内容建模中,“实验”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式。地理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地理的重要方法、工具和手段。所以,“实验”是自然地理核心内容建模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例如:热力环流实验中(图8),可通过模拟场景得出地面受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原因的结论。人文地理学习中,独特的地理“5W思维”模式(图9)则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