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情感管理,促进其健康心态的形成对辅导员的情感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通过优化人际关系,创设人文环境,使辅导员的体力和精神负担得到必要的释放。比如在工作之余关心辅导员的生活、住房等困难,开展娱乐活动、访谈活动、考察活动等。另一方面是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待遇和精神待遇,在组织发展、干部任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方面向辅导员倾斜。三是鼓励辅导员科研,引导辅导员注重调查研究,分析研究和解决队员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年上交一篇与少先队工作有关的调查报告或论文,以此引导他们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四)完善评价体系,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在工作中,既要提倡先进性,倡导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也要考虑广泛的群众性,采取适当的物质手段激励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导员工作目标的科学考核办法,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优罚劣。辅导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工作作风、理论政策水平、组织能力、指导活动、就业服务等。对于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可与职称、薪酬挂钩;对于连续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及时调离岗位,从而优化整个辅导员队伍。在辅导员评价机制上建立奖惩性评价制及发展性评价机制相结合,从制度上保障少先队辅导员在工作中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既是学校班级的管理者,又是队员事务的服务者,同时肩负德育的重任,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于一体。辅导员的素质关系着学校德育质量和队员校园生活质量。辅导员心理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必须将加强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纳入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目的的师资培训系统之中。参考书目:《少先队工作方法论》《少先队工作指南》《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