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可引出,6个月后消失。如此反射持续时间延长,可提示脑损伤所至发育障碍可能。4.2.2.4姿势反应异常对姿势的控制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共同参与,姿势的保持需要有正常的肌张力、肌力及运动功能。异常姿势出现多半提示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对高危儿的躯干和四肢进行静止状态和动态变化时应答及自主动作的评定,可识别发育障碍的存在。常见的姿势异常有:1)>2个月,将患儿放置在俯卧位时,四肢屈曲在躯干下,臀部高于头部;2)仰卧时头背屈、下肢硬性伸直,上肢屈曲肩后伸,严重时呈角弓反张样姿势;3)拉起时头后仰、下肢伸直,足跖屈,不经坐的姿势直接拉成直立位;4)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时四肢呈青蛙仰卧位;5)>3个月,扶腋下站立时,足尖着地或双下肢交叉;或下肢不支撑。4.2.2.5肌张力异常高危儿发育障碍可出现肌张力的改变。表现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可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张力检查法来判断。上肢肌张力可通过围巾征、上肢牵拉反应来评定;下肢肌张力可通过腘窝角、内收肌角、足背屈角等来评定。4.2.3功能影像学检查4.2.3.1诱发电位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isualevokedpotential,VEP)可以反映视觉神经传导通路的髓鞘化程度,视觉皮层的成熟度等相关中枢神经的功能状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是一种客观检查蜗后神经和脑干功能及听觉皮层神经传导通路的方法。4.2.3.2脑电图检查通过脑电图检查(节律、电压、波形、频率等)可以评价患儿脑细胞电生理活动的成熟度是否与月龄相符,是否合并癫痫或合并癫痫的风险。4.2.3.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以通过对颅内结构、脑整体影像背景的显示,来对脑发育或脑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价。头围过小或过大、前囟过大、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等可行此检查。5心理行为发育监测5.1心理行为发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