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了的那些形式。因此苏格拉底在他的概念形成学说中认定为归纳法的东西,在柏拉图那里,转变成凭借回忆而进行的直观,转变成对更高,更纯的知觉的反省。“回忆说”旨在解决这样一个难题:“一个人既不能知道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知道他不知道的东西。”“回忆说”的创造在于肯定一个人能学习他所知道的东西。“回忆”都是灵魂对自身的关注,是对既有知识的再认识。学习的知识则是原初知识的摹本,灵魂的模仿就是回忆,在此意义上,回忆是“死亡联系”。理由是,原初的知识是灵魂在降落肉体前获得的,既然灵魂在肉体之中忘却了知识,那么只有尽量地净化肉体污染,才能进可能地接近知识,最彻底的进化是灵魂与肉体完全分离。“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第一,为苏格拉底方法提供了理念论的论证。苏格拉底方法相当于由低到高的集合辩证法。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够在灵魂内部诱导出真理,原因在于灵魂回忆起既有的知识,在于灵魂与理念的相通。第二,回答了生活在可感世界中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诘难。第三,论证了灵魂不朽。从回忆的逐步推进方法是柏拉图辩证法的一个范例。这种方法从苏格拉底的否定性的、破坏性的问打法发展为一种获得肯定性的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理念与理念之间以及理念相互从属关系。 4.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观述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智慧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基此必然具有选择符合德性行为的标准。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就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中道”,伦理上的“中道”不是“数值”上的“中值”,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德性的对立面是两个极端:“过分”和“不足”。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各种不同程度的恶而言,德性本身也是一个极端,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相分离的善。“中道”表示德性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品格。亚里士多德引用一句诗说:“人们行善只有一途,作恶的道路却有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