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但是涂绘的方式会将形体与环境同样性质的结合而不见得会削弱其清晰性。《神庙内的献礼》构图中,属于大场景的绘画中难得的光线的明亮占画面大部分,亮灰色为主,暗色只有极边缘地带,强烈的亮光源让色彩完全失真,某些在不是强烈的光照下的形体居然有强烈而明显的阴影? 从笔触上讲《先知费利米哀悼耶路撒冷的毁灭》,从整体上看光线和形体柔和,光感强烈,细处的笔触用的很零碎而随意,有类似现代感的强调亮光边缘线似的笔触多处运用。实际上细处的色彩明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画家的母亲》中脸是灰度,非常模糊近似于捉摸不住,但手却清晰可触。二者强烈对比拉开形式感,书的摆放亮部却不受光线与形体干扰。《东方的贵族》中对于光影打破常规的运用表现在负空间的塑造上,对于距离难于捉摸。如果是亮色负空间处理的话,《戴盔甲和羽毛的人》,暗部却依旧非常清晰和明了,缺乏环境色对其的影响。脸部的亮部与灰部分割异常明显,但随着此种光源定位,会发现在服饰及其他上的高光,并不一定产生于同一光源。《圣家族》光线带来的形式感非常有冲击力。除开认为形体上需要的几个点外,其他均以色彩明度低的颜色降下去。近似色的采用,无论亮、暗部均是和谐的整体刻画。可见伦勃朗的绘画过程就是用光线塑造形体,用色充实形体的过程。【参考文献】[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出版集团,1998. [2]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M].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歌德与文克尔曼1827年4月18日的谈话. [4]卡尔波恩特.塞尚和传统[J].艺术简报,1951(33). [5]罗格?帕里斯.绘画原理[A].伊利莎白?吉尔莫?霍尔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史片段[M]. [6]达维特?卡兹.色彩世界[M].伦敦版,1935. [7]汉斯?瓦拉赫.亮度恒常性与黑白色的本质[J].实验心理学杂志,19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