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析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征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抒情结构Р 是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结构特征。郁达夫的小说打破了情节小说的常规,他并不严格地围绕性格去组织完整的事情,也不是按照故事始末或生活发展的一般进程作类似的推理,而是注重于主人公感情的起伏发展为主线去组织结构,因此就形成了郁达夫式的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用来勾划人物形象,以感受的、惊人的真实,带来情绪感染的巨大魅力。郁达夫的作品,对生活哲理化的提炼较深,更不重视人物典型性格的刻画。如果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以对外界世界的人和事愤疾而又鞭辟入理的申述,去震憾觉醒的青年,那么《沉沦》却以其人性复归自然的坦率追求和苦闷的抒发,使广大青年觉得哀婉动人,感受亲切。Р 四、性压抑、性苦闷描写的文学意义Р 郁达夫是一位很真实的作家,他的作品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他以自己为原型,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审判,通过对自身心灵及欲望的无限坦白,达到文学作品的真实境地,而正是这种毫不掩饰的自我坦白,使作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从而诞生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解读郁达夫,不外乎两大主题――“灵”与“性”,“灵”是自我抒情,而“性”就是作者对性压抑、性苦闷的描写。郁达夫信奉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序传,所以郁达夫的小说深深打上了自我抒情小说的烙印。Р “五?四”初期,正是他呼号呐喊的“抒情时代”。他在小说中对黑暗腐蚀社会的暴露,主要不是通过对现实本身的描绘和剖析,而是以直抒胸臆和自我暴露的方式,抒发内心的孤独,忧郁的感情,尽情倾吐自己对现实的悲愤了。浓郁的抒情色彩,是他小说的一大特点。Р 参考文献: Р [1] 郁达夫.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郁达夫集.散文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1(1): 456-457. Р [2] 郁达夫.沉沦.郁达夫集.小说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1(1). Р [3] 周作人.情诗.晨报副刊.1922.6. Р [4] 郁达夫.小说的技巧问题.洪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