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将这两条基准称为“筱原基准”。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在对日本与其它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比较研究时,运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于1977年提出了著名的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所谓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是在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成本差异原理来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6]。Р筱原三代平、小岛清的规划产业结构的“两基准”理论、重工业化理论和针对日本必须在国际贸易基础上建立国内的社会再生产循环体系,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动态比较费用论”,该理论突破了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学说,借鉴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观点。Р1960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产业发展模式的“雁形形态发展论”。即一国国内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由三个阶段组成即进口、生产、出口扩展到五个阶段:引进、进口替代(国内生产)、出口、成熟、返进口。“雁形形态论”涉及到了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具有参考价值。其局限性在于“雁形形态论”的寓意日本是领头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尾随其后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东盟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合历史辩证法。Р而关满博从技术角度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他在1993年出版的《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套型”产业结构》一书,提出了“技术群体结构”的概念,从产业技术角度分析了日本和东亚产业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对日本和中国大量中小企业的调查研究颇具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及资本流动的国际扩展,不但隐含着各国进出口结构的不断变动,而且也促使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弗农在1966年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认为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