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新闻报道的常见差错及处理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2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靠在校内食堂捡吃剩馒头和剩菜支持学业,整个2004年伙食消费仅8.35元。不少读者读得掉泪了,并愤然拍案而起。后来,这篇新闻被评为“2005年度十大假新闻”之首。0R4W%h0o7?4f;@  8、太令人振奋的消息&P,w4F:x!`:r  2005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2005,338万毕业生如何就业?》一文,在小标题和正文中均提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今年已经达到19%,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其实,是记者把“毛入学率”当成办学规模,导致了失实。实际上,我国毛入学率仅居于世界第60多位。编辑或许不懂得毛入学率和办学规模的差别,但他一定知道“希望工程”吧?1q6s&\$g2T7w4p:M1l  9、太像新闻的新闻8E0K4O#r2}0\7|/q.b/^6F7F!@  大学新闻系教学中经常举一个经典例子:上世纪80年代,某大媒体登了一则著名通讯:一位老大爷在大风中数钱时,不慎将钱撒了一地。很多人呼喊着拥上来“抢钱”,又不约而同地把钱都送了回来,结果比老大爷掉的钱还多了一张。但谁也没有料到,到了21世纪初,这则假新闻又被收入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供孩子们继续学习。另一个例子是上世纪90年代的“新三毛”。有一个农民伪造与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合影,自称是“生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影视歌全栖明星”和作家,居然很多媒体追着进行报道。&I+k9~-C/w-S*{  2005年还有一则假新闻:“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讲一位毕业于成都某名牌大学、即将留学新加坡的22岁漂亮女孩,爱上了一个48岁落魄乞丐,在经过近一年的恋爱后,双方决定结婚。乞丐说,卖血也要供女孩留学。+f'O'u!^4Y1L"v*M*e&J$E  太像新闻的新闻,就是说它的新闻价值看上去很高,情节十分奇巧,既符合宣传要求,也具有市场卖点,但是,都是编造出来的。因此,编辑大凡在觉得眼前一亮时,就需要警惕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