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说法是否确切呢?从“多数人帮助少数人”的社会共济效应来说,确实如此。比如,随着参保缴费人数的增加,保险费收入总额将扩大,更有能力满足当期给付需求或者应付不测事件。但应注意的是,现期收入的增长,也意味着未来给付需求的增加,而社保扩面不是无止境的。以养老保险为例,参保缴费人数的增加,改善了当前的养老金给付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未来给付责任的承诺。随着全民参保和赡养比的增高,扩大覆盖面将不再是解决给付能力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说,Р“社会保险全覆盖”是“有效抵御风险”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种情况显然不能用大数法则来解释,或者说不遵从大数法则。合乎大数法则定义的表述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越大,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强”,因为在个别情形下存在的不确定性将在大数中消失。Р 化解,有解除、使消除之义。我们说“运用大数法则可以有效化解风险”,不是说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变小乃至消失,而是说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被减弱或消除了,因而由捉摸不定变得可以预见、由不可控变得可控了。事实上,随着样本范围的扩大,相对于部分样本集而言,事件总体的概率可能产生增大或者减小的变动。Р 例如,根据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总体患病率为2.0‰,在城市和农村的患病率分别为3.3‰和1.5‰,而在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类型中,恶性肿瘤的患病概率也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大中城市居民的恶性肿瘤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城乡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结论使得恶性肿瘤这个居民和家庭个体面临的风险在地区和全国的总体上变得确定和可控,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Р 以此类推,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疾病患病率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治和控制措施,安排医疗保障收支计划,避免城乡居民因患疾病而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作者系《社会保障》杂志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