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玉米的储存及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0KB

文档介绍
化学防治、自然通风冷却、低温密闭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抑制虫霉和粮仓本身的呼吸作用,实现安全储藏。Р(8)玉米的储藏管理Р 国家粮库基本采用粒藏。玉米入仓时要做到分水份、分等级储存,为安全储藏打下基础。Р 玉米储藏期间的管理,按地理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是北方防霉,南方防虫。北方玉米属晚秋作物,入库水分比其他粮种高(新收获入库的玉米平均水分高达26-28%),由于原始水分高,加强对高水分玉米的储藏管理,使之安全越冬,防止霉变发热尤为重要。Р储藏品质变化:玉米在储藏期间,脂肪酸值不断增加,玉米水分和储藏温度愈高,增加愈快。在玉米脂肪酸和总酸度增加的同时,发芽率相应大幅度降低。玉米水分在15%以上,淀粉酶活性加强,导致淀粉的水解和还原糖的增加,适于淀粉水解的条件也有利于玉米籽粒代谢作用的加强,因此最终导致淀粉和糖的损失,使玉米品质下降。玉米过热烘干,会引起玉米脂肪酸增加,可溶性糖增加,淀粉减少,蛋白质变性和溶解度降低,食用品质降低。据试验,用双塔式烘干机烘干水分18-19%的玉米,出机粮温在50℃以下,对玉米色泽,味道等品质基本无影响;50-60℃时,色泽、香味大减;60℃以上,玉米色泽变灰,失去原有香味。Р发热的玉米,淀粉酶活性增强。发热的玉米在湿磨时淀粉与其他成分很难分离,淀粉产量减少。黄玉米在储藏中其胡萝卜素第一年损失最快,损失量可达含量的50%以上,甚至低温储藏对胡萝卜素也有影响,在高温中损失更快,只有在缺氧条件下储藏比较稳定。受损伤的玉米粒中,游离氨基酸增加,据试验,完善粒中游离氨基酸值为110毫克左右(KOH毫克/100克干样),在籽粒受伤的情况下,可达320毫克。总之,玉米在高温、高湿等不良条件下化学成分极易变化,影响品质。Р 玉米储藏品质控制指标为:脂肪酸值≤40mgKOH/100g,干样发芽率≥30%。Р Р 安全10-01班Р 张冠军Р 20103706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