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里的需要,实质是一种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加强创新思维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才能真正把学生吸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Р 实现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Р 思品课兼具智育和德育两大功能,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讲,从属于于社会Р科学领域,从这一角度讲是智育;从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讲,这又是德育。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对于思品课教学来讲,尤其如此。一方面,加强马列主义知识教育,丰富学生头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之具有坚定确的政治方向,明辨是非善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促使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又制约学生的学习目的、方法和毅力,促使其珍惜时间、自主学习、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因而,在思品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育人观,既要反对重智轻德,又要反对重德轻智的错误做法,切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Р 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Р 思品教学活动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切实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际效果。思品教学活动本身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为重要和更为根本的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思品教学中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而不能把它当作简单的“智育”过程来完成。也正是如此,在教学中就更需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贴近其心理需求,符合其思想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使其乐于接受。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转化为实际行动,达到知与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