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肖培东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41KB

文档介绍
羊人”来说,好不好?Р生1:不好,感觉在说自己怎么怎么伟大,炫耀得很。Р师: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Р生2:不好。过于平淡了。Р生3:缺少惊喜了。Р师:对,“我”是一个旅人,一个过客,三见牧羊人,这个地方的巨大变化才更让人震撼,这个人,这个地方,这篇文章,就更有神秘感和悬念了。Р虚构的故事,为何打动人?它的背后,除了细节的生动、精神的伟大,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成了奇迹呢?这一问题中包含着一对矛盾,即“虚构”和“真实”的矛盾,这样的问题是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探究。在学生得出“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之后,我并不止于此,又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设想采用“牧羊人”和“三十年都陪伴的路人”来充当第一人称“我”来说,效果又会如何。这就让学生对于这一看似不易理解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是一种“以体验为途径的知识教学法”。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继而在比较中让学生对“第一人称”叙述者有了深切的“感觉”。“浅浅地教语文,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的思想。助长,但不拔苗,不刻意的提升,才是自然的成长。”我没有把“叙述者”的概念硬塞进学生的脑子,去“拔苗”,去“刻意的提升”,而是化繁为简,化深为简,分解难度,让学生自然地生成他们的理解,“自然的成长”。Р钱梦龙先生说:“由‘浅’”而及于‘深’,又因‘深’而归于‘浅’,正是这‘深’和‘浅’相互转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启人智慧的哲理吧?”王君老师也对语文教学的“深”与“浅”做了这样的提醒:“浅,不是浅薄,不是粗糙;深,不是繁难,不是艰深。”深深浅浅地教语文,是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深浅,贴着文本,贴着学生,贴着语文教学的规律去教学,深入浅出,浅入深出,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最根本的语文使命上来。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