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柏拉图洞穴比喻带来的启示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9KB

文档介绍
欺人者,认为在洞内看到的就是真实世界。在洞穴比喻中,太阳其实就是这个真实世界。生活中,试想一个人一生都没有见过太阳或者因为恐惧太阳的光亮而拒绝阳光是多么可悲的一生,事实上,洞内人永远见不到真实世界,其人生是没有阳光的人生。其实,柏拉图“洞喻”的实质就在于通过这个比喻,让一个“解除了桎梏”的囚徒去体会这两个世界,最后知道哪一个世界更真实,从而达到对人生和世界的澄明。柏拉图用囚徒来比喻生活在可变的现象世界中缺乏哲学知识的普通人,从洞穴走到洞外,直到见到太阳的过程,就是一个灵魂转向的过程:从以个别事物(洞壁上的影像)为对象,转向理念世界(地面上事物),最终转向善(太阳)。普通人往往只满足于对可感知事物的了解。而哲学家则走出了洞穴,看到了阳光世界的真理以及理念。教育就是促使灵魂的转向。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只是现象,全部的本质则是现象之外。如果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意思是: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质(理念),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因此,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可以得到的真正的启示是: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只是现象,事实的真相在另一个世界;2.要想认识事实的真相,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Р3.现象是感觉经验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Р可能我们还生活在洞内,但是,我们渴望阳光,从这一刻开始,我要给给自己拟订一个逐渐适应的计划,让自己的“视力”恢复。在通往真实世界的道路上,有不适,但最终是阳光普照、活在喜悦中。Р参考文献:Р[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3页Р[2]柏拉图《理想国》,514a-517aР[3]柏拉图《理想国》,517dР[4]柏拉图《理想国》,473d-e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